|
|
|
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河南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16877太阳集团时间:2020-07-02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河南省试点任务要点 一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2.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健全政府补贴长效机制,科学配置客运车辆,积极推进农村客运车型中小型化,统一农村客运车辆标识。合理优化运营组织,推进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投入,推动实现“一县一网一公司”。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客运运营信息化监管,加快“互联网+”与农村客运融合发展。 3.实施“提级改造促融合工程”。推进农村骨干路网建设,加快串联乡镇及主要经济节点的县乡公路改造力度。推动农村公路联网成片,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覆盖城乡、串联村镇的农村交通经济环线。推进“农村公路 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连通主要经济节点的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推动交旅融合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4.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管养体制机制和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推动《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修订,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实现县有中心站、乡有养护站、村有养护室。加大养护力度,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鼓励村道日常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办法吸纳沿线群众参与,解决部分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强化路政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积极开展道路联合执法,加大超限运输治理力度。 5.实施“示范创建树典型工程”。积极推进省辖市“四好农村路”全域创建工作,推动市县开展示范乡镇、示范路创建。整治路域环境,加强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推进农村公路“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推进绿色廊道建设,打造“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县一特色”的“美丽农村路”,建成一批体现中原特色的交通驿站、观景点等出行服务设施。 6.实施“安全畅通惠民生工程”。抓好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实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六方质量责任终身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加大高风险路段改造力度,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指路标识。保障运输安全,加强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审核,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监管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第三方安全评估,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和监督评估。 7.实施“物流服务创品牌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利用既有县级客货运站、电子商务产业园、农资批发市场、闲置厂区厂房等存量用地,打造县级物流中心。利用既有农村乡镇客运站、乡镇邮政点、农资站等资源,完善乡镇节点布局。依托农家店、综合服务社、村邮站等,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积极培育农村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延伸农村经营服务网络,建立县域农村物流服务“一张网”,打造产运销一体化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开行农村货运班车,推动客运班车代运小件快件常态化、规模化,实现快递下乡进村。 二 内陆型多式联运建设 2.优化节点布局,提升物流枢纽功能。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及其他有条件的省辖市建设中欧班列(郑州)货物集散中心,推进郑州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加快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国际集装箱交易中心,开拓国际货物中转集拼业务。推动港口企业设立陆港和集装箱提箱、还箱点,推动内陆无水港纳入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加快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和六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大型物流园区,扎实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支持机场建设空铁联运单元,配套南货运区空铁联运货站建设。加快圃田(占杨)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和薛店、南阳、洛阳、商丘等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在郑州南站附近规划建设高铁快运物流中心。推进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式联运中心扩区、铁路口岸大监管区建设,实现多式联运中心与集装箱中心站一体化监管。 3.推动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对接国家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立省内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推动企业平台互联互通,完善郑州机场、郑州国际陆港、河南保税集团等企业信息平台功能,开放枢纽场站、运力调配、班线计划等数据资源,规划建设“互联网 ”车货交易平台、网络货运平台等,推动物流供需和运输资源精准对接、有效集成。 4.健全标准体系,加强联运设备研发。建立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研发推广专业化联运装备,完善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 5.推进提单物权化,打造“一单到底”模式。建立国际陆路联运提单物权化体系,制定省内国际陆路多式联运规则,支持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等多式联运经营人发起成立国际陆路联运与贸易发展联盟,积极推广联运提单交单结算业务。 6.丰富联运产品,推广先进组织模式。推广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式联运装备,发展集装箱、半挂车以及托盘等联运设备租货市场。全面打通中欧班列(郑州)运邮出入境通道,推动郑州国际陆港与菜鸟、dhl、顺丰等深度合作,开展“门到门”跨境电商新业务。创新“卡车航班”运营模式,优化快件空铁联运流程,探索“航空 高铁”联运形式,开展城市间“点对点”试点。深化国际运输交流合作,推动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加快布局“海外仓”和转口基地。推动物流运输企业开辟国际公路运输通道,推进中欧班列(郑州)运贸一体化发展,创新“班列购”新零售模式。积极落实中国、卢森堡两国航权协议,推进航权开放协作。 7.培育联运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培育壮大多式联运运营服务平台公司、专业化铁海联运平台公司、基地航空货运公司,探索全省民航机场资源整合。支持铁路运输企业、邮政快递企业、网络货运平台企业等延伸服务链条,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增强口岸服务保障能力,推广“提前申报”方式,完善郑州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保障。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建立专项统计调查制度、运行监测机制以及多式联运统计监测制度、监测指标体系。 8.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效协同模式。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制,以推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公路、铁路、水运、民航、邮政等管理部门和龙头企业联合办公机制,建立市级多式联运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组织体系。 通过3-5年的试点创建,基本建成网络覆盖广、衔接效率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在国际通道建设、信息互联共享、标准规则创制、国际陆路联运提单融资、多式联运经营人培育、创新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内陆多式联运发展经验。综合运输通道以及郑州国际陆港、郑州航空港等国家物流枢纽基本完善,建成20个以上多式联运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基本形成连接国内沿海港口的陆港(港口)节点体系,建成顺畅衔接的绿色水运服务体系。开通35条以上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国际直达货运班列线路达到8条以上,中欧班列(郑州)年度开行1500班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运载单元、专用载运工具、转运设备、信息交换接口、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形成50项以上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联运设备先进智能并得到广泛应用,体制机制保障有力并形成创新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